天富测速地址_多元场景浮出 区块链金融应用渐深化

作者: www.netxj.com 分类: 天富园地 发布时间: 2021-08-23 11:45

随着国家网信办第三批区块链备案信息的公示以及银行年报对“含链量”的披露,更多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浮出水面”。传统金融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正在为金融机构开发出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跨境支付、股权激励管理等多落地场景。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底层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尚无明确监管框架以及统一行业规范等是制约国内区块链金融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专家建议,监管机构可逐步试行“监管沙箱”,完善区块链金融“链上”信息和“链下”场景的监管治理框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区块链金融自律管理机制。

第三批备案项目出炉 金融仍为热门

根据2019年2月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显着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继去年3月和10月共发布两批次共506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之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4月24日公告了第三批共224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至此,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累计达到730个。

金融依然是备案项目中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从备案项目来看,各金融机构区块链项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整体而言,区块链存证和溯源功能运用更加突出。

除此之外,多家上市银行日前披露的2019年年报也显示,区块链已经成为银行业未来金融科技布局的重点之一。年报显示,当前银行机构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已涵盖资产证券化、产业链金融、国内信用证等多个领域。此外,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成立区块链实验室,部分银行披露的“链上”交易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建行的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额已超4000亿元。

地方层面,多省市亦“抢滩布局”区块链金融。4月28日,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此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了《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其中包括金融区块链信用共建专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项目也被列入湖南省、江西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总投入金额达数十亿元。

应用加速成熟 延伸至更多业务场景

多机构调研显示,我国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演进成熟,并呈现较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4月中旬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发布的《中国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经调研,机构区块链应用场景主要涉及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保险科技、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等,分别占比32.6%、11.2%、11.2%、7.9%和6.7%。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情况则显示,金融领域备案主体类型涉及金融科技服务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对于金融行业“降成本、提效率”意义重大。“区块链重塑的信任机制有助于金融行业降低摩擦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业务可审计性和准确性,减少金融欺诈。”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梦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区块链带来的多方协作及数据共享机制能够实现交易的实时结算与记录,同时缩短业务流转时间。

具体到特定运用场景中,专家表示,区块链技术在中间业务上具有特定优势。“在跨境支付结算场景中,区块链可以建立付款方、转账服务商、银行、收款方等参与主体的多方互信,从而在执行反洗钱与合规检查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和监控同步;在库存融资场景中,区块链可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质押物的实地实时监控,以及出入库记录和质押记录的安全存储、可信共享。”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中国金融》撰文表示。

针对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资产业务,区块链技术同样具有极佳落地场景。“目前国内ABS市场尚未成功实现主体信用和债项信用的分离,原因之一便是底层资产透明性差,难以进行客观公允的债项评级。”欧科云链集团研究员李炼炫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底层资产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保证业务流程中信息数据的安全,实时获取到ABS底层资产的放款和还款记录,从而提高资产投后管理的效率。

而除了传统银行业务外,区块链技术还在向投行等证券领域扩展。4月27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专业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并指出,投资银行委员会要研究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投行业务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制定保荐承销机构远程工作标准。

应用规模化发展仍有瓶颈待突破

尽管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落地,业内人士仍然表示,我国区块链技术仍面临一定瓶颈,区块链金融领域尚缺乏明确的监管框架和统一的行业规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块链金融的规模化发展。

“区块链底层技术尚未成熟,规模化可靠应用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我们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李礼辉指出,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瓶颈可总结为隐私计算技术、真实性监督机制、智能合约技术、密钥技术以及多元化技术平台集成五方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力度正在加强。《报告》显示,约40%的被调研机构表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底层平台。在重点调研的11家已采用自研底层平台的机构中,近半数平台已开源或计划部分开源,多数平台已支持每秒千级的交易处理速度,半数以上平台在特定实验环境下可实现每秒万级的交易处理速度,性能对部分金融场景的应用约束有所减弱。

李梦宇表示,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监管框架和统一的行业规范,国际上也未建立协同机制,使得现有应用场景相对分割化、局部化。“完整规则的缺乏影响了银行同业间的应用推广,而已付诸实践的机构则面临着规则改变的风险。”对此,她建议,针对“链下”应用场景,监管机构应逐步试行“监管沙箱”,在小范围内测试应用场景之后再推广;同时对已经或即将“上链”的信息加强保护,防止误用、滥用行为,充分保障使用区块链技术主体的权益。

行业规范方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完善区块链金融自律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区块链金融应用系统通用评价规范、区块链跨链协议、区块链开源软件测评等标准研制,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金融APP备案管理、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医疗物资公益捐赠存证等行业自律管理工作,推动区块链与金融更好地融合发展。

(责编:李彤、杜燕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