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测速_数知科技大雷之后 42股还有50亿商誉压顶
A股突爆逾50亿元商誉减值大雷,这次的主角是创业板公司数知科技(300038)。受该消息影响,数知科技12月24日“一”字跌停,总市值50.86亿元,预计商誉减值金额超公司总市值。除了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之外,数知科技也在12月24日收到了深交所的一纸关注函,被质疑是否存在业绩“大洗澡”的情形。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在A股市场中,商誉高企的个股并不在少数,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有42股账上商誉超5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商誉犹如悬在公司头顶的利刃,投资者要警惕商誉大额减值进而侵蚀公司业绩的风险。
数知科技被疑“大洗澡”
开盘跌停之后,数知科技在12月24日午间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交易行情显示,数知科技12月24日“一”字跌停,公司股价收于4.34元/股,最新总市值50.86亿元,当日换手率仅1.32%。截至当日收盘,在卖一位置仍有66.76万手卖单在排队出逃。
消息面上,数知科技12月24日披露了一则商誉减值风险提示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形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因收购BBHI公司形成商誉56.28亿元、收购日月同行形成商誉3.32亿元、收购金之路形成商誉8503.84万元、收购鼎元信广形成商誉5560.08万元,上述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将出现商誉减值,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预计减值金额约为56亿-61亿元。
该消息发布后,数知科技近6万股东在股吧炸了锅。12月24日午间,深交所出手,对数知科技下发了关注函,针对此次商誉减值等事项进行了刨根问底式询问。
具体来看,深交所要求数知科技逐项列示截至目前公司并购资产形成商誉的具体事项、时间、金额及历年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情况;另外,结合BBHI、日月同行、金之路、鼎元信广2020年的预计业绩情况和收购时的盈利预测,补充说明此次对BBHI、日月同行、金之路、鼎元信广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详细过程。
另外,由于此次一次性计提大额商誉,深交所也质疑数知科技是否存在本报告期进行业绩“大洗澡”的情形。
资料显示,数知科技2010年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公司开始不断外延式并购,这也让公司业绩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2020年公司业绩下滑较为严重,其中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675万元,同比下滑96.66%。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数知科技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商誉减值风险目前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
42股头顶巨额商誉
数知科技商誉爆雷一事也引发了市场对A股公司商誉的关注。经Wind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42股账上商誉超5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A股市场上商誉排名第一的是美的集团,商誉达289.38亿元;其次,潍柴动力、闻泰科技、世纪华通等5股商誉也在200亿元以上。
商誉在100亿-200亿元之间的则有紫光股份、纳思达、华能国际、上海医药等8股;均胜电子、蓝帆医疗、诚志股份、天茂集团、盈峰环境、南京新百、龙蟒佰利等28股的商誉则在50亿-100亿元之间。
在上述商誉高企个股的背后,大多热衷并购。以商誉值226.97亿元的闻泰科技为例,公司曾在2019年完成了A股最大的半导体收购案,斥资近200亿元收购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同时也实现了对安世集团的间接控制。
据了解,闻泰科技处于产业链中游,为全球主流电子品牌客户提供智能硬件的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服务,而安世集团处于产业链上游,为世界一流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安世集团下属主要经营实体安世半导体在复杂电磁、温湿度等极端环境下能保持极高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并购完成后,闻泰科技的业绩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其中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16亿元,同比上涨139.85%;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2.5亿元,同比大幅上涨1954.37%。在今年前三季度闻泰科技业绩继续走高,其中在报告期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2.6亿元。
除了上述商誉超50亿元的42股之外,经Wind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A股市场还有红相股份、东方通、众生药业、英飞拓、三泰控股等245股的商誉在10亿元以上。
4股三季报业绩亏损
相比闻泰科技,商誉超过50亿元的42家上市公司中,不少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现承压迹象。
据Wind统计,42股中,有25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形,占比近60%。具体来看,纳思达、天茂集团、中天金融等17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在40%以上。南京新百、诚志股份等11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降幅则在50%以上。
上述个股中,不乏有三季报业绩亏损的企业。据Wind显示,东方航空、渤海租赁、万达电影、均胜电子4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均为负值。数据显示,东方航空、渤海租赁、万达电影、均胜电子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1.05亿元、-31.5亿元、-20.15亿元、-2.82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誉是上市公司收购其他公司收购价减去净资产价值所对应的溢价。商誉占比过高,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资产“水分”较高。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公司,一旦业绩出现下滑,则需要计提商誉减值,这会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补充表示,商誉减值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因此会影响净利润。“一些公司因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后,业绩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由盈转亏的情况。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也会给少数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如是说。
许小恒表示,临近年底,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业绩爆雷风险,因商誉减值带来的业绩变脸值得关注。尤其是对于业绩已经出现承压迹象的个股,投资者更应该警惕。
(责编:赵安妮(实习生)、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