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代理_麻辣财经:几大银行营收增长,为何净利润下降?
近期,多家大型商业银行集中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从披露的业绩来看,净利润下降受到社会比较大的关注。
来看几个例子。数据显示,上半年,工商银行净利润1497.96亿,同比下降11.2%;建设银行净利润1389.39亿,同比下降10.77%;净利润365.05亿元,同比减少14.61%……翻开这些大型商业银行的半年报一看,不少银行净利润的降幅都超过了10%。
很多人不解,这些大银行一直都是盈利大户,财源滚滚,为何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麻辣财经为大家梳理了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半年报,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
净息差缩窄,“拖累”了银行的利润增速
仔细分析半年报就会发现,这些银行净利润下降,并非是营业收入减少导致的。恰恰相反,上半年,大型商业银行营业收入规模,同比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
例如,上半年,工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3%,建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65%,交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28%。可见尽管上半年经济压力不小,这些银行的经营还算稳健。
几大银行营收规模增长,那为啥净利润没能保持同步增长?
其实,要搞清楚利润下降的原因,就得了解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专家解释,银行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净息差的贡献。简单来说,“净息差”是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越小,银行的利润往往越低。
上半年,工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了16个基点,建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了13个基点,交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的幅度较小,为5个基点。净息差缩窄,意味着银行做同样一笔贷款,但从中赚到的“差价”少了,利润也就随之减少。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上半年,债券市场的投资收益和货币市场运用的收益都有明显的下降,拉低了建行的净息差8个基点。另外,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上半年建行的贷款收益率同比降低9个基点,拉低了净息差5个基点。
显然,净息差缩窄“拖累”了银行的利润增速。但这对急需融资贷款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净息差缩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下行,企业的融资成本在降低。这对受到疫情冲击、渴盼资金支持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多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出现下降,尤其是针对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下行更为明显。例如,工行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为4.15%,较上年下降37个基点;建行新投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63个基点。精准滴灌,使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市场主体得到了更好的扶持。
业内人士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向实体经济让利,以及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为应对未来不良贷款压力“未雨绸缪”。
所谓“拨备”,是指银行预计未来风险会加大,根据要求提取更多的准备金。例如,建行上半年核销不良贷款268.76亿元,同比增加15.35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113.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7.40亿元,增幅49.22%;损失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3.34%,拨备覆盖率223.47%。
“上半年,工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不是工行自身经营能力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行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风险化解的结果。这是在实体经济面临疫情冲击时,作为大型银行应有的责任担当。”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说。
上半年,工行一方面积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努力保障实体经济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企业的让利和延期还本付息力度,这样做既有利于企业平稳度过当前的经营困难,也有利于银行保全资产,平滑风险曲线。
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为市场主体减负仍是重点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继续落实好为市场主体减负等金融支持政策。这些支持政策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引导银行通过主动减免服务费用、规范和限制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等。
也就是说,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规范和限制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仍是下一阶段金融政策的重点。
有观点认为,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力度大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对此,刘国强解释说,商业银行贷款收入,是贷款利率和贷款数量共同决定的。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后,会增加贷款的需求,贷款的数量就增加了。这就是薄利多销。此外,商业银行的利润,还取决于资金成本以及不良贷款处置等诸多因素。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并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虽然贷给企业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机构自己借钱的利率也降低了。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多家银行贷款增量创出新高: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近1.1万亿元,增长7.3%,半年增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增加1.45万亿元;农行对实体经济新增贷款投放1.17万亿元……金融活水,正在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
其中,制造业是大型商业银行投放贷款支持的主要行业之一。数据显示,6月末,工行、建行、中行等多家银行的制造业贷款占比较去年末有所提高。“工行着力提升制造业贷款精准性、直达性,6月末,投向制造业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233亿元,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说。
小微企业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也是金融重点支持的对象。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五家大型银行较年初增长34.6%。
“尽管净息差有一个逐渐下行的趋势,并且可能这个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认为,总体上下行程度非常可控,银行能够通过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经营等方面的努力,将净息差保持在行业比较合理的一个水平上,并且仍然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水平。”纪志宏说。
“下半年,工行将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贷款投放,促进贷款投放与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匹配,同时保持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在聚焦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王景武说。
(责编:李都也(实习生)、李栋)